老師們,同學們,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隨著溫室氣體匯集、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氣候異常、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的到來,我們需要更加認真關注腳下這片土地、這個星球。保護地球,迫在眉睫。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新征程上,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立足點就在于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理念上必須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行動上解決好工業文明進程中所帶來的人與自然的矛盾,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統籌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關系,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生命共同體。
透過歷史和現實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地球生命共同體是共建共享發展理念在世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運用和發展,是在尊重差異性基礎上提出的生態整體聯合構建舉措,是人類共謀生態文明之路的行動指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前提基礎;經濟與資源綠色共進是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科學方法;社會與環境協同共治是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必由之路;世界與地球持續共榮是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目標導向。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展望未來,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為重點,依托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研究,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為促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